款礼盒,正适合送夫子。”
桌旁的顾翔正帮着拎点心盒子,盒子里的芙蓉糕、糖糕叠得整整齐齐。
两位客人凑在一块儿念叨,一人道,“我这盒是给亲家的,里头有枣泥糕,还有西瓜子脆饼。”
另一人回,“我这盒加了两袋核桃酥,我家小子最近刻苦,我买一盒给他吃,补脑。若是吃得好,也送送我表姐家的哥儿。”
小张看着这热闹劲儿,想起夏日第一次来。那时这还是间破瓦舍,屋顶漏着光,墙角长着青苔,卫小娘子带着两个妹妹和祖母,连睡觉都要睡长条凳。如今门庭若市,点心香飘得整个天庆观前都能闻见,她可真是位厉害的小娘子。
这热闹的功夫,卫锦云从后院出来,手里的盘子装了几块点心。
这点心比拳头略小,圆滚滚的。外皮烤得金黄油亮,还撒了层白芝麻,被火烘得微微发黄,贴在酥软的表皮,边缘烤得稍焦,形成浅褐色的脆边。
她冲二人招招手,“小张哥,二牛哥,一早冒雪过来辛苦,尝尝才烤的新点心。”
小张接过来咬了一口,外皮先脆后软,牙齿陷进去时,能尝到温润甜香。
他嚼着竖大拇指,几口就将一整个咽下,“这是什么点心,跟馒头有些不一样。虽也是暄软的,但又有些甜滋滋的,外头像是与糖球一样有层甜脆壳,有些像是蜂蜜的味道。”
“叫作蜂蜜小面包。”
卫锦云见两人满意这味道,便笑着回,“是用后院的泥灶烤的,火候磨了好几回才正好。”
泥灶可不像现代的烤箱一样能虽是调温,设定时辰与火候,纵使得了赵香萍的把握温度绝活,她也尝试了多次,才能将暄软蓬松的蜂蜜小面包烤出来,比烤喵喵曲奇还要难。
前几炉要么是面没发好,烤出来硬得能硌牙,掰开内里还是生面粉,要么是火太急,外皮烤得焦黑发苦。
昨日她盯着泥灶调整火候,忘了翻面,半炉面包烤成了阴阳脸,被常司言笑像街口张大爷家的花脸馒头,连晚雾路过都忍不住劝“卫掌柜,实在不行咱先做回喵喵曲奇,这面包看着就费劲儿”。
当时陆岚那香肠葱香面包她是如何做出来的,竟一次就烤得这样恰到好处。她想了许久,也许是香肠片在作祟,没有了油润的香肠片,单烤小面包,还要让蜂蜜不糊不焦,要更加难。
直到这一炉,她按揉面时加了半勺猪油,发酵时又等面团胀到两倍大,才小心地揉成小团,刷上蜂蜜。烤的时候,她盯着炉口的影子,见面包慢慢鼓起来,外皮渐渐泛出金黄,赶紧撤些炭火。
等出炉时,甜香混着蜂蜜味道涌出来,圆滚滚连在一起的蜂蜜小面包外皮油亮,捏起来软软的,轻轻一掰,内里的气孔细密,甜香气十足。
“怪不得你要我们在后院砌三个大灶,还要比原先云来香的还要大,原是为了烤这个。我跟二牛刚还琢磨,好好的院子砌这么多灶可惜了,云来香本就有了三个灶了,这又添三个。这院子采光比云来香的还要好,种些花多好看,院里那几株腊梅就挺好的。”
小张恍然,看了一眼图纸上的三个泥灶。
二牛嘴里还塞着蜂蜜小面包,说话含糊,“有啥可惜的,灶多说明卫掌柜生意好、能挣钱,比种花实惠多了。上次帮卫掌柜修云来香时,我们就说她这铺子准能越做越大,这才多久,连张家的铺子都盘下来了,往后我们说不定还得帮卫掌柜修第三间。”
“借二牛哥这话,年后开张也能讨个好彩头。快过年了还麻烦你们跑一趟,中午我定多备两个热菜,炖锅肉暖暖身子。”
卫锦云又叫顾翔给二人添了热茶。
二牛哈着白气笑,“这有啥。年前修缮妥当,开春就能顺顺当当做生意,城里好多铺子都赶着元日前拾掇。你这比上次装云来香简单多了,原张家铺子墙面结实,不用重新刮腻子,无非是门头里头雕些狸奴造型,再隔出个小铺子,省事儿。”
小张跟着点头,想起什么又乐,“说起来,前儿去王掌柜的木器铺取料,他正对着一堆木头叹气呢。他那儿得做全套狸奴门窗,这活儿得盯着刨子慢慢抠,怕是要扎进刨花堆里出不来了,比我们难多了。”
王木匠却不这么想,叹气是要叹,但他嚼着卫锦云送来的芝麻酥,手里的刨花家伙更起劲了。
卫锦云把新出炉的蜂蜜小面包切成小块,放在两个盘里,递给凑过来的妹妹。
卫芙菱立刻端着盘子往外跑,斗篷上的小鸡绒毛晃得欢快,一下子就坐进了她的老位置,开口吆喝,“快来尝新哟!姐姐做的蜂蜜小面包,甜乎乎的!”
自从她去上学后,已经很少坐在小房子里帮姐姐吆喝了,因为已经眼下有了好几位姐姐帮忙,用不着她这位“小贩”。云来香客人比从前多,客人们愿意在买点心时,顺道会尝几口新品试吃。
今日姐姐给了这个机会,她又当起了她的小摊主,将小房子上的木牌铃铛摇得叮叮当当。
卫芙蕖则张罗着糖球。她才串好的糖球亮晶晶的,粉的林檎、红的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