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时的山间长道上,叶绿叶因听见女子语声,默声停下了马车,止于路旁。
白衣女子平静地端坐于车厢小榻上,凝目于虚无之处,手中拿过一卷竹刻文书,却未细索,只是轻执于手。
后面一辆素色马车见前车停下,赶车的马夫方吁了一声呼止下马儿,便见车内一蓝一紫的两抹娇俏身影已循声而出,下了马车向前面深色的马车行去。
端木若华满面漠然,将手中竹卷无声放下,只不高不低地道了句:“为师想静一静。”
车外的叶绿叶闻言,眉间一拧,绿衣旋转如风刃,横手拦在了阿紫和小蓝面前:“师父不想受扰,你俩退回去。”
阿紫蹙着眉头,几度张了张嘴却终归没敢发出声来,却是蓝衣少女仍是执意地问道:“师父您……究竟是因何做此决定?”
叶绿叶面色冷了一分,轻睇着蓝苏婉,肃声道:“师父吩咐了,你还不退下。”
蓝苏婉眼眶泛着红,显然哭过,此刻闻言转向叶绿叶,微哑声道:“师父这样莫名地将云萧输在了青风寨里,怎知他心中是何感受?师姐你虽一向严厉,难道三年来就未曾将他看作过同门师弟么?此一别,心中当真毫无所感?”
“师妹!”叶绿叶喝了一声,冷目微垂,面色有些莫明。
车内传出压抑的低咳,叶绿叶闻声正欲动,便闻那清冷淡漠的女声缓缓道:“那细藤不是萧儿能触碰的,我阻他,自有我的道理。”
蓝苏婉立时道:“那细藤有何异处?我观那名山匪端捧小炉半晌,应早已碰到过那细藤,却并无异状,师父您可否告知了小蓝……”
又是几声细咳,端木若华漠然道:“知也无益,勿需多问了,退下罢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蓝苏婉凄声一句,还欲再说,被叶绿叶冷声打断:“师父的话你没有听见么,还不退下。”
蓝苏婉目露哀色,紧紧望了那深色厚帘的马车一眼,半转回头,几番犹豫,终咬唇缓步退回了自己所在马车上。
阿紫小叹口气,不舍地频频回望山头那边,几番鼓气之后,也是窜回了自己的马车。
“师父,可是起程了?”叶绿叶跃上马车,执起缰绳问一句。
朔风拂雪,车内之人低应了一声。木轮轻转,缓缓行起。往东南方回。
天和三十二年,先帝崩。
七皇子叶征由清云鉴传人改诏为储,登基为帝,改年号天隆,天下哗然。
关中距洛阳不远,改诏换帝之余波尚存,家家皆能闻见私议窃语,那年街上行过一辆锦帘重重的马车,车上一路散出浓稠的药味,闻者便立时止了对天下大事的议语,改为说道:“这乐正家公子又寻医治病回了,听闻此次拜访的是岭南一带的名医,也不知能拖得几时……”
长年求医治病,来者均束手无策。
那时清云宗主仍耽于宫廷政事,江湖中人无缘能见,乐正清音只得带着独子出访各地名医,却只在长路奔波中更加剧了乐正无殇的病情。
一病伤身,久病伤人。那时的乐正无殇年方十七,出身于世家大族,本该是纵意四方的朗朗少年,却因病而郁每日喘息偷生。
他自小善解人意,懂理明事,于父母面前往往强作温颜,不露半分倦疲厌色,然而如此活过一十七载,缠绵病榻,不知明日,此间苦痛挣扎,又岂是常人所能忍?他既在人前强作无畏,那么人后之痛更将深不可解。
是值为夏,斜阳晚照,轻卷残云。
那一路的回途乐正无殇整整昏迷过一十八次,最长的一次,半月方醒,醒来只觉得天地昏然,寥无所感,便如他挣扎走过的十余载。
此生活成这样,忧忧患患,生生死死,伤伤病病,又何止是一个难熬?
那日他借口闷热,下车舒气,渐行渐远。
独自一人在深林山野间徒步慢行,一慢走一面咳血一面笑,最终立在一处无人的溪涧前呆呆地看着,仿若此心已死。
他不知此生何谓,亦不知自己还撑得几时。
静静地看了溪涧半晌,不由得苦笑出声……此生究竟还能有何念想?
轻微的破水声自脚边传来,乐正无声回神来的那瞬,便看见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拖着一条大蟒的尸体从溪涧中爬了出来。
那是他第一次遇见申屠流阐。
怔怔地看着面前这个皮肤黝黑,大眼如铃,全身上下伤痕遍布残衣如缕的小女孩,她也正怔怔地看着他。
不知过了多久,那枯瘦见骨的小女孩将手中的蟒蛇扔到岸边乱石上,踮起脚尖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。
他看见她身上伤口仍旧血流如注,出水不过片刻已将一身小小的残衣染彻,她却好似不觉,见他没有反应,又扶着他的胳膊艰难地踮起脚尖拍了拍他的脸。
五个染血的小指印往脸上一印,乐正无殇被那股血腥味冲得眉间不自觉地拧起。
而她望着他,这才放下手,好似证明了这是个活物,退远了一步,却还是怔怔地看着他。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