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122、第一百二二章(3 / 4)

人提起过,之前看到大清重视农业,而百姓们耕种时的产量近些年都没有怎么涨过,自从三藩乱到现在国内还是伤了一些元气。如果能研究出增产的法子那最好了,之前儿臣就想说了,其实小强死掉以后,人工培育出来的比外界的病菌更少,高温烤过以后碾碎了可以做家畜饲料的……可惜汗阿玛拒绝了。”

&esp;&esp;胤礽还在惋惜自己那“亿万只小强计划”没能事实下去,先一步将自己又要建研究所的事儿透露给康熙知道。

&esp;&esp;“儿臣参政至今也有好几个月了,之前也曾与汗阿玛谈心过,”胤礽真诚极了:“儿臣也想跟大臣们一样,对汗阿玛吹吹大清富有,军队很强大,地大物博,百姓幸福,农业发达。但是儿臣跟着您至今,已经见识到了许多内忧外患了,汗阿玛若非是因为有这些压力,又怎么会日日勤政呢?科学真的很重要,咱们也不能为了之前的功绩沾沾自喜。科学可以增加农产量,可以改良军队,增强大清国力,小美教导儿臣一个词,叫做‘生产力’,外藩人他们的国家发明出来了钟表、望远镜等物,不断以高价售卖到大清,而我们卖出去的是什么?布匹、粮食、手工艺品……说的好听一些是薄利多销,说的难听一些,难道不是在卖出去原材料,被人当肥羊宰割再骗走大批银两吗?!”

&esp;&esp;“现在咱们自己研究出了望远镜,知道它的成本低廉至此,这就是科学的力量,科学不是小道,儿臣见的越多,心里越是焦急,大清的发展凝固了啊!火炮是前朝遗留的技术,船只制造是前朝留下来的图纸,没有改良与发明,就这么慢吞吞的怎么够?”

&esp;&esp;“北蛮在找适合的出海口,不断侵扰大清的土地,您也说等台湾那儿的好消息传来就开海。世界上那么多国家,都已经开始到处摸索着,在那片广阔的海上远航,大清关起国门太久了,久到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!”

&esp;&esp;康熙握着拂尘的手指泛白,不知该生气,还是该骂胤礽说话太过放肆,最终一气之下,没有举起来揍孩子,反而将梁九功的拂尘愤愤地丢在了地上,怒斥胤礽:“说话这样全无顾及,是朕太宠溺你了!”

&esp;&esp;胤礽心虚地瞥了眼地上的金色拂尘,怂唧唧地一把抱住康熙的胳膊,防止他弯腰捡起拂尘来揍孩子:“现在发展科学还来得及,汗阿玛,您才二十几,您可是雄才伟略、眼光独到的君王,一定能明白儿臣的意思,您的眼界比儿臣宽广多啦!”

&esp;&esp;现在这时候,正是模仿朝臣拍马屁的好时候,看奏折不是白学的,胤礽学会了要翻着花样来夸人。对汗阿玛说话要松弛有度,给一棍子再送个甜枣,先抑后扬,触怒了以后,顺毛摸。

&esp;&esp;康熙面无表情道:“松开。”

&esp;&esp;“不,您答应儿臣再松,您不答应儿臣怕您又揍断一根拂尘。”

&esp;&esp;胤礽瞅了一眼欲哭无泪的梁九功,眼神暗含歉意。

&esp;&esp;“科学是小道,拿到台面上让人去研究那些格物?朕看你动作恐怕不止于此,你是在挑战的自古以来人们学习经籍传统的底线。”

&esp;&esp;“哪里有汗阿玛说的那么严重,儿臣来搞这个,朝臣们只会当做儿臣是在‘小打小闹’,等以后做出了成绩,实实在在为大清国力做出贡献,这还不够堵住他们的嘴吗?儿臣想要兴科学,唯一的阻力是汗阿玛您。”

&esp;&esp;“你兴科学,打算研究什么?”

&esp;&esp;“研究增加粮食产量之法,处理垃圾之法,避免瘟疫之法,富国强兵之法,改善民生之法……”

&esp;&esp;“太监们说,你让人将御花园挖了许多坑,搜集了许多蚯蚓与毛毛虫。”

&esp;&esp;“儿臣还想要研究昆虫授粉,还有蜜蜂的习性。”

&esp;&esp;在说服人的时候,先要放一个最能挑战人底线的事儿,前有挑战人敏感神经的“亿万只小强计划”,再提其他昆虫,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。

&esp;&esp;“儿臣不是非要与虫子过不去,而是当真发现了其中的奥妙。昆虫授粉是……还有汗阿玛,自然科学包含了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等,自古以来化学其实一直都有基础,前人却将它们用来搞炼丹,实在是暴殄天物。兴科学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,日后的子孙一定会感激咱们现在深谋远见,您作为第一位赞成兴科学的帝王,以后会青史留名哒!”

&esp;&esp;康熙给他说得一个头两个大,大清的发展凝固了吗?

&esp;&esp;他不相信大清的发展凝固了,更不悦于胤礽此前说话时用的词语比如“肥羊”。

&esp;&esp;可若保成说的是对的呢?

&esp;&esp;若是这一切,都是仙兽给于的警示,并通过保成之口告知于他呢?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