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好版主>情欲小说>1980巴山猎耕记> 1980巴山猎耕记 第386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1980巴山猎耕记 第386(2 / 3)

间,倒卖票证,赚得那些钱,已经算是很厉害了,结果在碰到陈安后,他才发现,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

陈安一个冬季撵山,就比他折腾那么久得到的还多。

现在,只是跟调研团队进山一趟,二十天左右,带出一棵崹参,让他倒卖票证顺风顺水地也得干上三年,这还不连其它的,若是把其它的崹参都算上…

他咧了咧嘴,没法往下想,只是嘀咕道:“我忽然间都不想当老师了,妹夫,要不我来跟你撵山、采药?”

“想这些干啥子,好好当你的老师!”

陈安很清楚,撵山干不了几年,采药倒是可以一直干,但越往后,限制也越多,而且西医盛行,药材的大量人工种植,越是往后,采药越不赚钱,到了后世,连糊口都成问题,活计又辛苦,年轻人甚至都不愿意学这行,更别说进山了。

但不得不说,在现在这年头,正在大力推进医疗卫生,采药还是很赚钱的,养蜂和采药,也是这年头为数不多能让山里人跻身万元户的职业。

当然,能做到这程度的人极少。

而养蜂,可不是像陈安这样的定地养殖,是带着蜂群追花逐蜜那种才能真正赚到钱,在老天赏脸的情况下。

陈安说完,转头看向老何,跟着问道:“大爷,这年限该啷个判断?如果没有叶片的话。”

老何也不藏着,说道:“这个有些讲究:首先看茎部,年份越久的崹参,颈部越粗壮;二一个,看铁线纹,崹参有一个特点,雨季旱季交替,主参上会形成好多铁线纹,铁线纹越多,皮色越深,年份越大。

第三就是看根须,年份越久的崹参,根须越粗壮,也不易折断。

最主要的方法,就是数芦碗,这崹参啊,每年地上茎到秋末枯萎脱落,残留的茎痕形成芦碗,一个连着一个,芦头上的那一两个芦碗比较圆,往后的芦碗被竹根收缩拉挤形成偏形,呈牛鼻子状,一个芦碗相当于一年。”

陈安微微点头:“晓得了!”

他认真将这些听到的东西记在心里。

却听老何接着说道:“也不能单看年份,这东西还讲究形体,你看看你这几棵崹参,长相看上去特别自然、流畅、具有灵气。

肩部与深刻的铁线纹,芦碗紧密对生,表皮有一定的光泽,皮条须清而长,没有太多的毛须,而且须条上有特别明显的珍珠疙瘩,好像一抖搂就能掉下来的那种感觉,整体看上去,特别漂亮,价格又能得到不少提升。

这玩意儿大补元气,治两性一切虚症,尤其是对于真阳衰少、肾气乏绝、阳道不举有良效,能有效改善病情。

碰到懂行的,那都是舍得出大钱的,不要轻易拿去收购站糟践了,好好保存着,回去了小心地清洗出来,然后晾干,找个罐子,弄些细辛、老姜回来,再加上木炭,装在一起,这东西能防虫,又能保证不受潮,好好保管起,能摆放不少年头,记得将木炭经常晒一晒…等有缘人上门,那才是最好的路子。”

有缘人,陈安当然知道老何说的是有钱肾虚的人。

治疗虚症的东西,一向很贵,是那些能有三妻四妾的人急需的啊!

对于崹参,钱就是缘。

当然了,这种事也不能往外泄露。

家里边已经藏了不少金银古董的陈安,太明白这个道理了。

听老何说了这些,陈安忽然发现,自己帮他一个忙,算是值了,知道了年份判断,药效,还有保存方法,已经有得赚了。

从此以后,他算是对崹参这等好东西有了清洗的了解,再在山里遇到,绝对不会再像这次这样拿捏不清。

幸好,东西被带了回来。

要是不留个心眼,这次可就错过了。

山里边那么多撵山、采药的人,鬼知道下次去,还能不能轮到自己。

这崹参藏了八九十年没被人采挖,往后有空闲时间进山的人越来越多,可就不好说了。

“谢谢大爷,这又让我学到了!”陈安真心感激。

“谢啥子谢,早说了你我有缘,嘶…你等哈,我看你这里五匹叶、四匹叶、三匹叶都有,为啥子二角子一棵都没有?”老何忽然又问。

“山里人采药不是讲究采大留小蛮,我看到这些崹参的地方,崹参是成片的,那些二角子我觉得太小了,就没有动,总不能挖光采尽撒!”

这是陈安一直遵守的规矩。

老何闻言,顿时笑了起来:“你呀,守规矩是好事儿,但是也该看看自己遇到的是啥子东西,崹参这东西,不能按照常理来说,就即使留小嘞,也该一棵棵看过再说,不然是会错过好东西嘞。

不过也不奇怪,你不懂,我跟你一说你就晓得咯,这崹参啊,是会梦生嘞。”

梦生?

陈安听到了陌生的名词,似乎还有些玄奇的意味,连忙问道:“是啥子意思?”

老何呵呵一笑,讲述起来。

陈安一听,算是明白了。

原来崹参作为多年生草本植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